2016年12月26日马来西亚·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
繁星朵朵像莲花,天上人间结莲花,心中开满菩提花,慈悲喜舍真莲花。
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!感恩龙天护法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!感恩各位法师、嘉宾,及来自世界各国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好!
今天又有近五百朵莲花被栽到了天上。天上的莲花越多,人间的菩萨越多;天上的菩萨越来越多,人间的慈悲心越多。想在人间筑造一个净土世界,就是靠着大家不断地去学佛、去行佛。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学佛,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干净,人的心灵就会变得更加美好。所以每天要学佛,每天要清净自己的心灵,人间的净土就是在我们的心灵当中。所以心灵法门就是筑造一个人间的心净世界,就是在人的心灵当中,不受到五欲六尘的污染,筑造一个心灵的净土世界,让我们学佛的人不烦恼、不忧郁、不痛苦,不嫉恨,天天和佛在一起,天天和慈悲在一起,我们才能在心中真正地筑造出一个极乐世界。(掌声)
今天收弟子的时候,我就知道基本上90%都栽上莲花了,因为有这么多的佛友全部看见了菩萨。告诉大家,不单是我们佛友拜师的时候看见了菩萨,连我们的保镖--马来西亚人,他天天看见各位菩萨在我们身边,包括龙天护法。
有一个弟子去请教他的师父:“师父,人生美好的希望需要什么呢?我们很多的希望需要什么?”师父说:“幻想。”弟子说:“师父,怎么样才能实现人生美好的希望呢?”师父说:“去掉幻想,努力行动。”弟子回答道:“师父,你不是说人生美好的希望需要幻想吗?那为何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和希望,却要去掉幻想呢?”师父说道:“如果人生没有美好的幻想,怎么会产生人生美好的希望呢?然而如果一味地沉湎在幻想中,幻想永远只是幻想,因为幻想时间长了会变成虚幻。只有去掉幻想,努力地去修心、去行佛,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愿望。”幻想可以开启人生美好的希望,然而只有去掉幻想,努力地去行动、修行,才能成就人生美好的愿望。人生往往就是这样,幻想是你开启人生的希望,但是行动是我们人生美好的愿景。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懂得,每一天不但要拜佛、念经,还要行佛。“行佛”是什么?天天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,每天去度人,每天让别人快乐,每天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开悟,这就是叫“行佛”。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,也叫“行佛”。(掌声)
在黄昏的时候,有一个人带着地图,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。天慢慢暗下来了,这时整个森林都非常黑暗,他非常恐惧,他感觉到黑暗的恐惧和危险一步步向他逼近。因为他明白,如果万一掉入一个坑里或者陷入沼泽,自己就完了,说不定走几步还碰到一个如狼似虎的野兽,可能正在偷偷地虎视眈眈地看着他。而且他看见天空又是一场暴风雨式的恐怖正在威胁他,没有星星,一片漆黑,这时候他在森林里非常非常害怕。突然,他看见一个流浪汉,他不禁欢呼雀跃:“哎呀,终于看见一个人了!”他特别开心上前拉住流浪汉,问:“我们怎么走出森林?”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很友善地说:“没有关系,我帮助你,我们一起走。”走到最后两个人都迷路了。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迷途的陌生伙伴,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线上。他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人,那个人跟他讲:“我拥有逃出森林的精确地图。”他又跟随新的导引一起走,走到最后发现这个人自欺欺人,那个地图只不过是他自己画出来的,自我欺骗情绪的结果而已,他觉得自己走不出去,随便画一个。这时他真的深深陷入了绝望中,他漫无目标地往前走,一路的惊慌、恐惧、失误,使他非常失落。无意间,他把手插入了自己的口袋,摸到了一张地图。他若有所悟地笑了:原来我带地图出来了,只要往自己本身去寻找就可以了。过去他只是忙着询问别人,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,就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个正确的地图。这位迷途者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:我们人在这个社会当中,经常随便听信他人,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想想办法。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些自称能够帮助你,或者能够知道解决办法的人,而放弃了自我明智的选择,甚至委屈了自己。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去追寻,绝望也能去掉,希望总在人间。
我们做人难道不是这样吗?当我们自己没有方向,我们就要寻找。但是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误区,让自己的心更加疼痛。所以寻找自己本身的本性,自己原本的悟性和我们心中最根本的佛性,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人间的贪瞋痴慢疑,去寻找菩萨回家的道路。所以,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去依赖别人,纵使别人能解除你对真理的焦虑,你不要因诱惑而进入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世界当中。这句话就是告诉你们,不要太去依赖别人,好好地寻找内心的本性。
记住,慈悲还有一个定义,不执著人间的烦恼,我不对我所烦恼的事情执著,这就叫慈悲。能爱别人的人,是一个有福气的人;能够理解别人的人,那是一个有慧根的人。一个没有智慧的人,因为他的烦恼太多;一个没有烦恼的人,他的智慧一定是充满的。现在世界上人的心,根本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,一个人连自己的行为、语言和思维都不能控制好,他哪有毅力来好好学佛修心?所以真正的开悟是懂得从“舍”开始,舍去自己不需要在人间带走的东西;真正的开悟是要舍去自己的小我,去成全别人的大我。要理解别人,忘记自己的烦恼,才能让自己变为无我,无我才能利他,“无”就是获得“有”的基础啊。(掌声)
人活在六道轮回当中,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,必须要平衡自己的心态,觉得我满足了、我够了、我有了,你才能知足,你才能快乐。要记住,人要有志气,才会有愿力,一个没有志气的人,他是没有愿力的。大家告诉我,你们有没有志气?(有!)想不想百年之后到天上和菩萨在一起啊?(想!)好好地精进学佛,这就是你们的回天之路。(掌声)
现在的人真的很怀疑别人,其实人家很好的,他会怀疑,不但是中国人,连西人也有这个毛病。就在今年8月,在英国大学做讲师的罗伯特·科尔误认为自己并非是两个孩子的亲生父亲,他在孩子熟睡的时候,用刀捅死了他的妻子--是一个温州籍华侨。两个孩子分别是十岁和六岁,都在附近的学校就读。这个罗伯特,精神受着长期的焦虑和失眠,他有偏执多疑的感觉。你们知道什么叫偏执多疑吗?很多人经常说“肯定是他”,这个人就是偏执;“不可能的,没有其他人会做的,这件事情一定是他做的!”这个人就是精神上出问题了,叫偏执。多疑,他和警察说:“我把她杀了,我在她身上捅了76刀。我今天晚上才发现,孩子根本不是我的。”法医检测发现死者身上总共遭受76处刀伤。该报道还称,罗伯怀疑他的一个朋友是两个孩子的亲生父亲,经过亲子鉴定,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就是罗伯特本人,根本不是别人养的。现在知道一个人后悔了吧,当他知道的时候,痛哭流涕,所以人怎么可以不控制好自己啊!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怀疑人家,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好,已经到什么程度了!
所以要把心修干净,把心修到没有尘埃。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糊涂?我们做错的事情,哪件不是成为大人之后才做错的?我们小时候长身体,智慧跟着爸爸妈妈、老师学,但是长大了我们自以为是,以为自己很能干,所以我们长心眼,才长烦恼啊。我们的心一直在倒退,没有孩子那么纯洁,没有孩子那么大方,没有孩子那么天真,我们失去了孩子般的善良,甚至我们把人家东西弄坏了都不知道要赔,还要逃走。因为孩子没有恨,而大人心中充满着恨;孩子没有嫉妒,而我们天天活在嫉妒当中;孩子的心是如此纯洁,爱着每个世人,而我们每天防着别人,害怕别人伤害我们。所以我们的命运才会变得无常态,越来越没有办法控制,最后失去自己真正生命的本性。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台长看见那些小孩子就这么爱他们,喜欢帮他们加持了吗?现在的人连抽烟喝酒都控制不住,每天发脾气,每天骂孩子,骂太太,骂先生,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住,还能控制自己的命运?
佛跟我们说过,生命在无常当中,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在这个无常当中找到自己真正生命的本原体,那就是我们的佛性啊!(掌声)
在很久很久以前,当人还是赤着双脚走路的时候,有一个国王,因为他要到偏远的乡间去旅行,路面不平,刺得他脚又痛又麻。回到皇宫之后,他下了一道命令,要将全国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,不要让每一个人的脚刺痛,他认为这样做不仅为自己,还是造福于人民,让老百姓走路的时候不再受刺痛之苦。即使他杀尽了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够足够的牛皮,而花费的金钱、动用的人力不计其数。虽然根本做不到,但是他还是这么愚蠢。因为那是国王的命令,老百姓唉声叹气。有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地向国王提出建议:“国王啊,您为什么要兴师动众,花费那么多金钱用牛皮铺路呢?您不能用两片牛皮来包住您的脚吗?”国王听了非常惊讶,当下领悟,于是立刻收回成命,采取了这个建议。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。
这告诉我们,想改变世界很难,改变自己比较容易。与其要改变这个世界,不如改变我们自己,将自己的双脚包起来,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想法,抵御外界的侵袭。当自己改变之后,你眼中的世界也跟着改变了。所以如果你想让世界改变,需要第一个改变的就是自己。因为改变别人是痛苦的,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。学佛人要懂得:心若改变,态度就会改变;态度改变,习惯就会改变;习惯改变,人生就会改变。
一个人要学会修智慧,智慧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、克服自己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。“以因相果”,种的因要想到自己未来的果;也可以“以果相因”,先把这个结果想到,才不去造这个因,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。见本性是功德,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用本性来做,就有功德。
我曾经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,你看见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,你心中想着“哎呀,我做点好事,帮帮她吧”,你就是做善事;如果你心中想着“我是学佛人,我必须要对老人好,我要孝敬父母,视别人父母如自己的父母”,这个时候你再去搀扶她,你就有功德。什么是修到后来如如不动,修到后来心空,没有想法了?当一个人要过马路的时候,你一看他差点摔倒,这个时候你脑子根本没有想“我做功德,我是学佛人”,主动上去把他搀扶起来,那你已经是空性的本性了。平等就是你的道德,看得起别人,尊重别人,你就是个有德之人。
追求佛性,必须首先要看见佛性。你今天说“我要学佛”,你看见佛了吗?不是眼睛看见,你的心要看见佛的智慧、力量、思维、语言和佛的行为。你追求佛性,如果看见了佛性,就叫证得佛性。很多人说“我们学佛有没有功德?”你们要懂得,用本性良心在做事情,就叫有功德;如果这个人说“我有功德,为了功德去做”,就是没功德。
佛法界讲“苦空无常”,人生就是生离死别。生命以什么来替换?就是生老病死--生出来,老了,生病了,最后死了,来轮回交替,没有永恒,就是无常。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要学会以苦为乐,修心的人必须以苦为乐,这是实修的一种境界。以苦为乐,吃苦、忍耐,好像还很开心,苦得不得了还说“很好很好”,这不叫境界。有境界的人,学佛的人要转境界,要把苦转为快乐。怎么样转呢?法喜充满,要寡欲--没有欲望、很少的欲望,你才会快乐。而且寡欲才可清心,乐知天命,无所求。
天地宇宙之间有一个道理:人在吃苦的时候,业力就在转化。为什么很多人一吃苦就消业,苦吃得越多业消得越快?吃苦可以把你上辈子和这辈子的业力都消掉,吃苦越多,消得越快,业障消除了之后,福分就自然来了。
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花言巧语,我不讲人,我就讲动物,师父用一个寓言故事让你们明白,现在社会上交朋友要当心。
一只羊在山坡上玩,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狼,看见这只羊就很饿,因为好久没吃东西了,它要把这只羊吃掉。这时候羊跳起来,拼命地用羊角抵抗,并大声地叫:“大家来救我啊!大家来救我啊!”这时候牛从树丛中往那个地方看了一下,看见是狼在,它跑了;马低头一看,发现是狼,一溜烟也跑掉了;驴停下脚步,发现是狼,溜掉了;猪经过这里,一看见是狼,冲下山坡,也逃走了;兔子一听,箭一般地逃走了,没有冲上去帮助,全逃走了。这时候山下的狗听见羊叫,急忙奔上山坡来,从草丛中闪出,一下子咬住了狼的脖子。这个狼痛得叫唤,趁狗在换气的时候,仓惶地逃走了。羊回到家里之后,羊的朋友都来了,牛首先说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?你告诉我,我的脚可以剜出狼的肠子。”马说了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?我的蹄子可以踢碎狼的脑袋。”驴子说了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呀?我一声吼叫,能吓破狼的胆啊!”猪说了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?我用嘴巴一拱,把他摔下山去。”兔子说:“你怎么不告诉我?我跑得快,可以传信。”在这热闹的场所,唯独没有看见狗在那里。
这就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,在你们身边整天熙熙攘攘要帮助你的人,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帮到你的人。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,而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伸出手拉你上来的人,这就是观世音菩萨。那些整天围在你身边,让你有些小欢喜的朋友,不一定是你真的朋友;而那些看似远离,实际上在很远的地方还关心着你的人,在你快乐的时候法喜充满,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为你付出、关心你,这些才是我们的佛和菩萨啊!(掌声)
我们中国的儒家教育对人分析得非常透彻,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--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,孔老夫子、庄子、孟子,他们全部都是圣人。庄子说看人有九种方法,你可以看出这个人能不能跟他交。
第一,“远使之而观其忠”。远离一个人,离开他一段距离,看看这个人是否忠诚。忠诚,不一定在你身边天天讲好话,你离开他一段距离,看看他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很认真地去做,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在为你做很多事情,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能不能深交。坦诚的人你就会放心。远远地看他,你就能看到他到底是不是在帮你做很多事情,因为你不在他身边。
第二,“近使之而观其敬”。你与这个人近距离接触,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对你的尊敬。因为人跟人离得很远的时候,“哎呀,你好,你好!”“好久不见!”他对你会很尊敬;天天在一起,他就不理你了,无所谓了。这种人你就可以看出他有问题。比方说夫妻,在追求你的时候,他对你怎么好、怎么尊敬,一等到你嫁给他了,开始慢慢翻脸了,不开心了,这叫“近使之而观其敬”。“敬”就是对你还敬重不敬重,如果你很近距离跟他接触很长时间,他慢慢地对你不尊敬了,这种人品德有问题。
第三,“烦使之而观其能”。有意地将一些很烦恼的事情交给他,让他去做,看他是不是能够应付自如。如果这个人看见烦恼的事情,他自己不愿意做、不好好做,甚至你托他的事情,他烦得不得了,乱做,这种人的人品就有问题了。
第四,“卒然问焉而观其知”。就是跟他讲话当中,突然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对他发问,看他的思维和智慧。就是你跟这个人讲话,趁他思想不备的时候突然之间问。所以律师、心理学都有这种,你准备好的,你可以回答自如,突然之间问你的话,你没有思想准备,讲出来就是自己的心里话。看看我们的庄子厉害不厉害啊!
第五,“急与之期而观其信”。就是与对方约定某一件事情,你看他是否能够遵守诺言。诚信是一个做人的原则,我非常着急地跟你约定一件事情,我很着急地托你,看看你能不能马上帮我去做。你答应我了,你必须去做,如果你不马上做,“观其信”,我就看出你这个人是没有信誉的。
第六,“委之以财而观其仁”。就是给他们一些利益,给他们一些钱财,观察这个人看见钱、看见一些物品之后他的品质。比方说很多老板就是这样,他的秘书是新来的,要看他在钱方面好不好,就说“你帮我去买一点东西”,给他十块钱。他一想:“这么大的老板,几千万、上亿的身价,他叫我买一个面包。”一看九块五毛钱,还剩五毛钱,回来之后,五毛钱他不给老板了,老板马上就知道这个人是贪财的。你五毛钱都要给他,哪怕一分钱你都要找给他,人家老板一看,“这个人不贪财,这个人可以用”。所以“委之以财”而看到这个人的品质。
你们现在看看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多厉害!老祖宗厉害,你们也厉害,但是你们的“厉害”不在路上,“厉害”在人跟人的争斗上。要厉害在哪里?要厉害在智慧上。让自己的智慧充满着智慧,也就是智慧上加智慧,就是永远在智慧当中,永远不会脱离智慧,那你就拥有了般若智慧。(掌声)
第七,“告之以危而观其节”。让对方置于危急的境地当中--比较危难、很苦的、很糟糕的境地当中,你去考察这个人的节操。什么意思?很多人自己一苦了,拉住别人、讲别人。比方说兄弟之间,爸爸说:“这东西今天谁拿掉的?”你看看,危急当中了,“爸爸要怪我了,要骂我、打我了”,马上就说:“不是!肯定是妹妹!肯定是弟弟!”就往人家身上推,这个人没有节操。
第八,“醉之以酒而观其则”。跟他去喝一次酒,看看他为人的原则。中国过去说“酒文化”,就是在桌子上喝酒之后看你的人品,因为很多人人品好的话谨言慎行。有意地让他喝醉酒之后,你再看他讲话,你再看他是不是守自己的原则。很多人一喝醉酒,马上冲着他:“哎呀,你是老几啊!其实我跟你说,我把你当兄弟啊,有时候看你真的不是东西!”--好了,出洋相了吧。
第九,“杂之以处而观其色”。就是要看这个人好不好,你首先看他合不合群。如果这个人到哪里大家都对他很好--到这里大家都对他很好,到那里大家都很喜欢他,不同场合他的待人接物很重要。“杂之以处”,不同的地方,你看他变不变脸色。一看见领导:“哎呀,张处长,张局长,你好呀!”一看到普通人,“走过去,走过去,你干什么?”吵架了。“杂之以处”,就是在不同的地方,你看看这个人是不是人前一套,背后一套,这样的人表里不一,你要考验他的品质了。
很多人很厉害的,吃饭的时候听你打电话就知道你是好人坏人,坐在一起吃饭最能够知道你这个人。如果坐了个大领导,“叮--”铃声一响,你拿起电话:“哎,不要烦我好吧,我领导在,好了好了,再见。”你说这个人会对你好吗?因为他看人。所以有经验的人不在人前打电话。台长教导你们:以后打电话首先要心平气和;第二,大家在讲话的时候把手机关掉,是尊重人家;第三,碰到事情打电话要“对不起,我接个电话”,要走出去,要有礼貌的。
所以庄子说的识人九法,就是让你看人。但是看人不是最终目的,我们要学会帮助人,因为别人不懂,你懂,你才能帮助他。因为别人还没有学佛,我们要把佛法好的精髓去告诉他们,这样你才是人间的菩萨。
我们在社会上做人有时候真的要想开,没有一件事情是顺你意、顺你心的,只能把自己的心要放开。有时候不要为了节约一点钱,不要因为自己懒不念小房子,让自己的父母亲在下面受苦。我们是学佛人,一定要解脱自己,更要帮助自己的亲人超脱,能够让他们到天上去。我们现在好好地孝顺,以后等我们走了之后,就算你在天界,或者你在人道还没有上去之前,你的孩子说不定帮你念很多小房子,他帮你照样超上去,这就是有智慧的人。从小让自己的孩子也念经,你以后就会后继有人了。(掌声)
最后师父再教你们一个方法:做人学佛,就像一个人想要不淋雨,简单的方法是自己想办法找一把伞。自己不努力想去依赖别人,最后你什么都得不到,淋得满身都是湿的。相信自己的力量,求人不如求己。想一想,很多人如果今天不请假出来,可能还在非常痛苦地上班。你看你们现在像在天上一样,多开心啊!如果我们总是把希望靠在别人的身上,一定会靠不住。人有两只脚,一只脚是站不起来的,目的就是要用两只脚,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站起来。在这个世界上,靠山会坐吃山空,靠别人你的心就不定,其实最可靠的,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良心和本性。因为我们是佛陀的孩子,因为我们有善良的心,因为我们有佛性在身上,因为别人可以背叛我们,我们自己永远不会背叛我们自己,而且只有自己才会永远跟着自己,永远--直到永远。
我们好好地把握住现在,好好做人,好好学佛,一世修成,永断轮回!(掌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