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3日台北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
佛子莲花天上栽,菩萨悲愍显慈爱。一朝闻法顿开悟,想通放下不失误。
佛缘让我们走在一起,佛性让我们懂得感恩,感恩心让我们懂得慈悲,慈悲那些受苦的众生,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,一个人是靠着大家的帮助才能成长,才能走完一辈子。多说一些让人感动的话,多做一些让人感动的事,众善奉行,你才能活出一个人间的菩萨来。
今天又有一批莲花栽在天上,莲花象征着纯洁,莲花入污泥而不染,愿这些弟子不要辜负佛菩萨给我们的教诲,精进学佛,“不争人间天下事,试看谁能天上行”。
观世音菩萨这两天叫我把一些话告诉你们,菩萨说: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,烦恼即菩提,如日虚空住。”稍微解释一下,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,你不会斤斤计较人间的好、不好、善、恶,你心中一有“是”,那么“非”就来了。“烦恼即菩提”,因为有烦恼,你才会产生智慧来克服。“如日虚空住”是什么?每一天就像在空中一样,我们睡醒过来,又过了一天,人一共只有三万天,一天一天醒过来,无所事事,浪费自己的青春,浪费自己的慧命,很快什么都没了,菩萨教我们“如日虚空住”,就是不要用这种心态生活。观世音菩萨又说:“勤修戒定慧,杜绝贪瞋痴,守住菩提本,自性一片清。”观世音菩萨对我们心灵法门的佛友特别关心,他每一次总是讲很多,他又说:“菩萨智慧深如海,历劫修行不思议。若人欲觅菩提处,青灯佛前伴长明。”
想不想听听佛陀说什么了?佛陀说:“学佛人要想成佛,历经千劫苦修行;要想灭度,历经万劫度众生。”佛陀叫我们度众生,所以你们拜了师不出去度人没有用的,一定要度众生!
接下来,大势至菩萨和很多菩萨对人间最担心的是爱欲,就是人的爱心,并不是单单指男女,还指跟孩子、跟父母亲、跟朋友之间的爱,很多菩萨都很着急人的欲望还有情爱,因为人一但沉浸在欲爱中很难拔出来,多少人不就是为爱想不通自杀了。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“由爱生恨,才会种下三途的因”,爱到后来会生恨的。“三途”就是下三道:畜生道、饿鬼道,还有地狱道。三途的因就是因为爱生恨了,很多人就是为了得不到爱,去跟别人争斗,然后犯罪,最后下地狱。
普贤菩萨跟大家说:“爱是轮回的种子,欲爱是堕落的根源,贪是地狱的毒蛇,欲海难填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菩萨的智慧深广如海,愿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才能共攀四圣,早登极乐。”
佛祖对爱的方面又讲了一句话,“难舍能舍就是缘”,一个人知道这个事情很难舍去,但是就去舍,这个人就有善缘和佛缘了。佛祖有个很好的弟子叫舍利弗,舍利弗讲了一句话,他说“人间大爱是沧桑”,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付出很多的爱去帮助别人,是沧桑,就是你要去爱别人都这么难啊!现在的人,你帮助他,他都要怀疑你有什么目的,所以“人间大爱是沧桑”。
接下来文殊菩萨说“有情是苦,无情是智”,这个“无情”并不是我们不要有佛情,指的是不要有人间罣碍的情。文殊菩萨还说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四大皆空”,他又说“难舍能舍,当断则断,难改能改,难忘能忘,难行能行,难度就要去度”,最后文殊菩萨说了四个字“离欲梵行”。
韦陀菩萨是护法神,他讲的话离不开护法,韦陀菩萨说“诸佛菩萨在心中,身与意念要清空。若有丝毫怠慢处,惩罚在你不由身。”
一位未来菩萨讲的话,“般若般若,自性无上菩提;勤修勤修,自当度尽苦厄;弥陀弥陀,自性清净佛果;看开看开,远离诸多苦恼。”台长又讲了:“慈心为众救众生,心中无念福寿增。若问世人真实义,菩萨智慧留心中。”
一个人想获得心灵的解脱,要学会不为物所牵,不贪著人间的物欲,做人要没有欲望,孔老夫子说“无欲则刚”,一个人没有欲望就非常刚强,有欲望就刚不起来了,没有欲望,心静如水,一个人如果心像水一样的平静就说明没有欲望。以后你们碰到事情心里很难过,气不过的时候就想一想,“我没有欲望,我无所谓的”,这就是台长的一句座右铭“无欲自然心如水”。
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境界?很多人以为是慈悲,很多人以为是智慧,最高的境界是没有境界。为什么最高的境界是没有境界?菩萨跟佛如果做好事帮助人,他还会想“我这是善事,这是好事,我是菩萨,我是佛”吗?他已经不知道了,做出来的事情就是佛事,好人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好事,他已经没有境界了。你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着“我在做功德”,你们念经的时候会想着“嗯,可以保佑我的孩子不生病”,概念不一样。所以台长告诉你们,最高的境界是没有境界,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没有自我,最幸福的人就是知足常乐之人。
人因为眼睛看见的、耳朵听到的才会迷惑,你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吗?其实都是假的东西,以为看见的这朵花是真的,一个星期以后在哪里啊?以为听别人说是非,生气了,这个事情过几天就没了。烦恼是怎么产生的?烦恼就是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产生的,因为你听到的是假的,感觉到的也是假的,你才会滋生烦恼,才会活在假相当中,想一想,今天的烦恼一年之后还会有吗?难道这烦恼不是假相吗?所以希望你们分分秒秒要快乐,学佛后,夫妻的感情、和孩子的感情要变得越来越接近,如果分得越远,说明你们的心已经离得远了。
人为什么在生气的时候会叫,会越骂越响呢?因为丧失了冷静和理智,因为心灵的距离变远了。所以就在你眼前,你也会感受到他听不进你的话,不用心听你的话,你才会喊叫;因为他听不进你的话,你越叫越响,越喊叫人越生气;越生气,心与心的距离才会越远,为什么吵架的时候会越来越响呢?因为心离得远了。
为什么人在感情融洽的时候交流都会轻声细语?比方谈恋爱的人,因为他们的心距离很近,他们的心灵没有距离,所以讲话就很轻。学佛人心灵有交流,话还没有讲出来,表情已经出来了,心跟心的距离不一样。学佛就是学智慧,做人就是要慈悲,宽厚会促进心灵的沟通,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,儒家讲“仁慈”,道家讲“博爱”,佛家讲“慈悲”,用爱来化解人间的一切烦恼,这就是佛家的智慧啊。
有一位无相禅师非常有智慧,他在行脚时感到口渴,遇到一名青年人在池塘里踩水车,无相禅师就走上前说:“请你给我一杯水喝,我的嘴巴有点干了。”青年人非常羡慕地说:“禅师,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,我一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。不过,我出家之后不想跟您一样居无定所,到处行脚,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,好好地参禅打坐,不再抛头露面。”这时候禅师哈哈大笑,他说:“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?”青年人答道:“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会用水车了,全村的人都以这个为主要的水源喝水,如果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源的人,我没有牵绊,就可以找出自己的路,看破红尘出家了。”无相禅师说:“你最了解水车,请你告诉我,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,会怎么样呢?”青年人说:“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,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激流冲走;完全离开水面的水车根本上不了水。”无相禅师这才哈哈大笑说:“你知道吗?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已经说明了我们人世间的关系。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,纵身江湖,难免会被五欲六尘潮流冲走;假如纯然出世,自命清高,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,空转不前,像没水的车一样。”青年人听后欢喜不已地说:“禅师,您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,破迷开悟啊!”
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出家了,不忘我们是众生;是菩萨了,不忘自己是众生中开悟之人。今天我们不出家,我们要朝着出家的方向好好走;我们出家了,也要回到人间来更好地救度众生。孔老夫子讲“中庸之道”,做人做事不可偏激,凡人要学出家人的开悟,出家人要学菩萨的广度有缘,出家是离开小家,进入大家,在家居士要学出家人的守戒勤修,在红尘中看破红尘,在凡尘中脱离凡尘。
最难的就是遇到变故的时候,人就会浮躁,人就会伤心,甚至会做出一些让自己都不能理解的事情。我们学佛人要懂得静守,不宜躁动,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,一定要“自心可白”,也就是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否则你盲目躁动,势必会身败名裂。节欲戒怒,人的欲望要节制,人的怒气也必须要节制。如果一个人有很多的欲望,房子大了还要大,车子好了还要好,有了一个女儿、三个女儿,还要生一个儿子出来,就像我小时候隔壁有个邻居,生了六个女儿,她一定要生个儿子,最后第七个终于生出一个儿子了,但是头有点斜,讲话有点口吃。我们要节制欲望、戒怒,身体才会好。你想把家管好,必须要收敛,要安静,你在家里要管好孩子,父母亲不吵不闹,孩子就听你的话,很尊敬你,有很多人自己不像父母亲,孩子怎么会尊重你,怎么会听你的话呢?要懂得治家之法--自己要收敛,自己要安静才是啊。
我们做人处事用什么方法呢?有的人做人处事很粗鲁、很快,有的人很慢,造成了失误。最好的方法就是随缘、自然,今天这个事情能做,我就帮别人做,今天这个事情不能做,我就随缘。自然、随缘是处事法,为善修心是出世法,我们修将来成佛道路的人,就是要懂得为善,要懂得修心。
马克·吐温是一个哲学家,他非常有智慧,他喜欢借书,但是邻居非常小气,不想借给他,于是这个邻居想了个主意。有一天,马克·吐温又到他家来借书,这个邻居说:“好的。不过我和妻子刚刚定了一个规矩,从我们家借出去的书,必须当场阅读。”过几天,这个邻居向马克·吐温借割草的机器,马克·吐温笑笑说:“当然可以。不过,我也定了个规矩,从我们家借走的割草机,必须在我们家的草地上使用。”
人总是在种因的时候不想后果,今天种了什么因,就会得到什么果,因果轮回,因缘果报,种因一定会有果报。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,菩萨在没做一件事情之前先会想到这个事情的结果,而人是先做了再说,出了后果才来担心,求菩萨保佑,这就是“众生畏果”,等于菩萨考虑怎样防火,众生考虑怎样灭火。
“修己以清心为要,涉世以慎言为先”,也就是说,一个人要把自己修好,心要清净,一个人做事情,以谨慎语言为先。很多人事情还没做,就告诉别人“我能帮你做到……我一定……”最后,失去了人家的信任。“改过必生智慧”,一个人必须要改变,才能生智慧。“护短心内非贤”,一个人经常护着自己的短处,这个人一定内心不是很纯洁。六祖曾经说过: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修学佛法的人不会计较人间的对和错,如果你看见别人不好,实际上自己已经陷入是非中了。
有一位刚学佛的人拜佛念经后还是不顺,他见了一个法师,这个佛友抱怨道:“法师啊,为什么我念经了、行善了,我的命运却还不改变呢?”法师就告诉他:“我给你500块钱好不好?”佛友说:“为什么?”法师说:“我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情。”“好啊,法师,你要我帮你做什么?”法师说:“你帮我去买一辆车吧。”佛友说:“师父啊,500块钱哪能买一辆车呢,只能买一个轮胎啊!”法师说:“你既然知道500块钱买不到汽车,为什么你刚刚学佛,付出了一点点,却在绞尽脑汁想得到更多的回报呢?刚种下去的种子,马上能够结出果实来吗?”这就是很多人说“我家里设佛台了,我已经吃素了,我已经开始念经了,为什么我还没有转变?”那就叫“500块钱买汽车”。
人活在世界上要有智慧,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,贪心的人吃亏就在眼前。台长讲一个有智慧的人的故事:有一个农民工,他的家庭非常穷,他是借钱坐车到城里去打工的,但村里的人还是嫉妒他,觉得他到城里去赚钱了,总想看看他在城里出的丑,偷偷地拆他的信。家里仅有的一亩地没有人翻,老人都干不动了,妻子身体不好,还要看孩子。眼看地要荒芜,不能长任何的蔬菜和水果,这个农民工非常着急,见了妻子的信之后,他回了一封信说:“千万不要翻我们家的地,因为我们家地里埋藏着宝藏。”一个月之后,妻子回信说:“也不知道乡亲们怎么知道的,他们把我们家的地翻了好几遍,累得吐血他们还在翻,现在整个地都翻好了。”丈夫回信“那你就赶快播种吧”,后面还写上一句,“谢谢那些贪心的人哪”。
做人,在哪里不重要,关键要解决问题。我们在新的社会中,面对人的贪念,要学会对治的方法,我们更要学会对付自己贪心的方法,那就是要学会舍,一个人只要有舍心,能够舍去,一舍解百灾,舍一定会得,这就叫“舍得”。
人如果不知道修行叫愚痴,真的很可怜,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修行,一辈子不知道在干什么,混啊混啊,混到40岁、50岁、60岁,最后就结束了,70岁走了。人如果不修心和畜生没有两样,畜生道也是为了生存,人如果不修心,就是活在两大类里边--一个是吃,一个是睡,一直到死亡,和动物都是一样的。淡泊名利,一个人就要修心,能够帮助别人,救度众生,就叫求得解脱。要证悟佛性,才算修成正果,我们本性的善良、良心和佛性一定要挖出来,这样,你即使在人间也是个菩萨;很多人一辈子贪、恨,即使活在人间,他也活得不像人。一个人不管在哪里,只要境界到了菩萨的境界,你就是菩萨;你今天境界在鬼道,像鬼一样偷偷摸摸去害别人、捉弄别人,你实际上就是一个鬼。
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点油灯吗?油灯分成两部分,油灯灯柱就像须弥山,为什么油灯会结莲花?因为须弥山中菩萨多啊!油灯的第二部分是油,油就是深如大海的水,油就是你心如大海的宽容,所以用你宽广的胸怀去拥有心中的须弥山,才能树立起你心中的佛和菩萨,这就叫“道在心中”。你们以后点油灯的时候要当心点,有的人点油灯点不着,居然拿手拉线出来,你的手能拉动须弥山吗?不能用手,只能用钳子。好好念经啊!
台长喜欢用寓言告诉大家道理。小鸡有一天问老母鸡:“妈妈,今天你可不可以不用下蛋啊?带我出去玩好吗?”老母鸡说:“不行啊,我要工作啊。”小鸡说:“可你已经下了许多的蛋啊。”母鸡意味深长地对小鸡说:“一天一个蛋,刀斧靠边站。孩子,你要记住啊,存在是因为创造价值,淘汰是因为价值的丧失,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的拥有,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啊。”鸡要努力下蛋,人要努力学佛。我们学佛人需要的是什么?如果你是雄鹰,没有人鼓掌,你也要飞翔;如果你是小草,没有人心疼,你也要成长;如果你是深山里的花朵,没有人欣赏,你也要芳香;如果你是学佛人,没有人鼓励,你也要一世修成,永断轮回。
人的智慧其实是无穷的,很多人碰到事情就没有智慧了。菩萨为什么说“烦恼即菩提”啊?有烦恼的时候就是你锻炼意志,拥有菩萨智慧的时候。一个人的智慧要用得恰到好处什么都能解决,用智慧去除心中的烦恼,用智慧来改变自己。我们今天已经学佛了,我们不怕了,因为我们有智慧了,我们通过学佛,许愿、念经、放生,我们能够改变自己,我们知道我们是拥有佛性的,菩萨会给我们智慧,会让我们解决人生任何的难题。我们要懂得,克制自己就是解脱自己,克制自己心灵的贪欲,你才会生出智慧的大海啊。
我们心中有六个贼,这六个贼是什么呢?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睛专门喜欢看好的东西,耳朵喜欢听人家说好话,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,嘴巴整天贪吃、爱说,这些都是你的贼,让我们迷失的根源就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所以六根六尘是蒙蔽自性的罪魁祸首。学佛人不要贪恋,贪从哪里来的呢?你今天不到商场看好东西,你就不会贪这个东西,看见了你就想了,想了你就出不来了,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“耳不听声”,耳朵不要去听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,就是连让你懈怠的音乐--靡靡之音都不能去听,要控制好自己,耳朵听别人讲的好话多了,你慢慢就会变了,就会变卦。“目不视色”,就是眼睛不能看让你感觉到非常好看的东西,澳大利亚道路安全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,在很繁华的地方,只要公共汽车做的大幅广告是美女,这个地方出车祸的概率就很大,为什么?很多开车人一看,很好看,“嘣”撞上去了,不要去看,好看也是暂时的。“身不触污”,什么叫污?污染,身体去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,你就污染了,比方在迪斯科舞厅,现在很多年轻人在里面搂搂抱抱,你很快就污染了。“意不著物”,就是意念中不能对某一件事情执著,“我一定要”,意念就出偏差了。“鼻不妄嗅”,就是你的鼻子不要经常去嗅那些香的东西,很多人喜欢闻香。“口不贪食”,嘴巴不能去贪喜欢吃的东西,明明喜欢吃的东西也要控制好,就是喜欢吃也不能吃得太多。做人就是学佛,不容易啊!
“六贼一空”,就是这六个贼空了,“五蕴自明”,菩萨叫我们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人整个空掉了,没有欲望多好啊!人越小越有智慧,懂得大的东西让给别人,好的东西给别人,坏的东西给自己,懂得损坏公物要赔,但是越长大越贪,越长大越不好,这就是思维上出现毛病了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“如镜显形”,就是像镜子一样照着你,所以别人看了你的生活习惯,就知道你像不像菩萨。我们这次在香港,五万人的法会,结束之后会场上干干净净,垃圾都没有。心干净,行为也干净,现在学佛了,你们这些孩子脑子干净,所以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家看了也干净。
学佛人要有热情,对人间的困苦、艰难的道路,心中要有目标。学佛苦不苦?真的苦啊,苦修行!但是快乐不快乐?快乐啊,因为苦在身上,快乐在心中。举个例子,妈妈生孩子痛不痛?痛啊,痛在身体上,孩子一旦出生,看着这么可爱的孩子,妈妈乐在心中啊!让悲伤的记忆离开,在人间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让自己心中的不满、嫉妒、骄傲和仇恨慢慢地延长,要把它缩短,甚至要把它灭度。学佛人要学出自己的人格,学出更好的人品和信仰,领悟智慧才能接近智慧,才能圆融智慧。
很多人提出风水的问题,台长跟大家用佛法简单地沟通一下,一讲你们就明白家里应该怎么放,平时应该怎么注意风水。风和水很简单,风就是气场、气氛和能量,所以叫风;水是什么,就是流动和变化。实际上,风就是一种能量体,水是变化,所以把风和水放在一起就是静和动,就是阴和阳,山属阳,水属阴,阴阳调和,那么这个事情才能解决。就像一个家庭,爸爸是属阳的,妈妈是属阴的,阴阳调和才组成一个家庭。社会也是这样,必须要有男有女,阴阳调和。一定要有太阳,也要有月亮,不能一天到晚都是太阳,那你不要睡觉了,整天都是月亮,那你还工作吗?所以阴阳调和就是风水。
现在台长越来越法喜,因为你们弘扬佛法越来越精进,我们的传承有希望了。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