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

≡六度般若≡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632|回复: 0

2016年7月2日 中国·香港法会 香港法会开示

[复制链接]

17万

主题

17万

帖子

52万

积分

积分
522704
发表于 2024-9-15 22:4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16年7月2日 中国·香港法会 香港法会开示

2016年7月2日中国·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

佛情人情香江聚,菩萨加持叹真意,人间留出净土来,慈悲感恩保平安。

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,感恩龙天护法、各位法师,感恩来自全世界的佛友们,也感恩今天我们香港圣约翰救护队医务人员,感恩所有为这次法会做出功德的义工们!大家晚上好!每年一次的香港“世界佛友见面会”又到了,时光如梭。祝贺大家在观世音菩萨的佛光普照下,又平安地度过一年。更希望大家慈悲众生,活在法喜中,精进修行,一世修成,永断轮回!(掌声)

当今世界世事无常,心理疾病尤为严重,社会矛盾、危机、紧张,和心理创伤都会导致我们严重的忧郁症和精神类的疾病。一个长期在家受到压制的母亲,在看到丈夫喝酒、暴打女儿的时候,终于,存在心底好多年的障碍发生了,她拿起刀砍向丈夫。丈夫过世,妻子被送进了精神病院,12岁的孩子成了孤儿。孩子在精神创伤后心中沮丧,导致严重的忧郁症,每天想自杀。在心灵法门美国同修的帮助下,念经、许愿、放生,走出阴影;并为其母念经、许愿,母亲的病也痊愈。母子团聚,解除心灵创伤,学佛一切无恙。(掌声)

曾经有人问台长,什么叫功德。我告诉你们,功德就是给别人希望,就是给人智慧。功德无须向外求,源于自心的慈悲,转化成帮助人间、人民的大爱,这就叫功德。学佛人要广积福德、勤修智慧,才能成就真正的人生。佛法讲要福和慧双修,因为福气和人的智慧像飞机的双翼一样,缺少一边,这个飞机就不能起飞。所以,有福的人一定有智慧,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福气。让我们用佛法的修心、福和慧,在人间创造出我们佛法的真正的人生。记住了,一个能够功德圆满的人是一个福慧双修的人。今天你们在这里为众生端茶盛饭做义工,能够度人、救度别人,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;你们帮助了别人就会有福德。所以人想解脱压力,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福德。中华文化的传统道德,孔老夫子说“乐以忘忧”,也就是说一个人快乐就会忘记忧愁。这几天大家在这里非常的快乐,你们就会忘记忧愁。希望你们永远在天上快乐,就会忘记人生的烦恼和痛苦。

人要想到心里平衡最重要,过去的已经过去,我们用善良和快乐去迎接明天。仁慈的人有寿命,大家想一想、看一看,凡是活到九十几岁、一百岁的老人,他们都是能够活在别人的身上,因为他们仁慈、慈悲,因为他们不跟别人斤斤计较,因为他们没有嫉妒心,所以他们才活得长。中华文化讲,慈悲的人健康。选择修行的人就能解脱,就会有希望。(掌声)

学佛最重要的是尊重别人,说正常的爱心话,口吐莲花,就会让心中佛的道场开莲花。记住了,在人间要口说佛言,今天我一开口说的就是佛菩萨的话;行动为佛动,今天我们所有的动作要像佛一样;我们意为佛念,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念只能想菩萨对人间的爱。希望我们做人不要常看别人的过失,因为这是你烦恼的根源,时间一长,你就会慢慢地伤害自己。抓住别人缺点不放的人,将把别人的错误储存在自己的心中,想起就会烦恼。21世纪,烦恼称为精神垃圾,每天我们要把自己的精神垃圾倒空,整天想着“感恩”,整天为别人想,你就会法喜。记住,台长告诉你们,曾经的我不是现在的我,今天的我是新的开始。对学佛的人生,我们要经受起考验,我们做人就是学佛,“人成即佛成”。(掌声)

我们在人间的生活当中,为人处世往往被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,就犹如一个人开车讨论问题或者想某一件事情,本来想好的要开到哪里去,突然他忘了转弯和去哪里,像找不到目的地一样。其实我们做人并不是活在幻想之中,而是要懂得放开自己心中的惆怅。我们做人不能放不下,因为放不下的那就叫负担。在幻觉中,我们不能一遍一遍加固自己对这个世界错误的理解,时间长了,这就叫我执,这就叫恶习。所以我们经常地折磨自己,让自己的心没有喘息的机会,逼着自己去承受压力。学佛人就是要想通,没有人能够让你想不通,让你难过和伤心,只有你自己。所以拥有慈悲,你就拥有了智慧,烦恼、执著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慢慢地放下了。

我们人很可怜,每天在追求着外在的物质,以为得到了这些我们就会快乐。殊不知,在这些表面得到快乐的背后,还会有永不满足地追逐和带来长久不快乐的欲望。在澳大利亚有很多留学生,刚刚到澳洲的时候说“我只要有一个地方住,有一个地方吃饭就可以了”。慢慢地要住花园洋房,慢慢地要开好的汽车。所以在人间得到了又害怕失去,失去了又希望能够得到,反复如此我们能快乐吗?

我们总是对别人有成见,放不下别人对我们的伤害;经常有烦恼;碰到别人伤害我们,我们又不厌其烦地拿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无数次地再来伤害自己,而且没有一时一刻不伤害自己。这就是经常有人说“我难过啊”,别人说“你放下吧,不要哭了”“不行啊,我饶不过自己啊,我放不下啊”。我们只是用麻木来掩饰深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和记忆,但是我们没有一天真正地放下过。

台长告诉大家一件刚刚发生的真的事情,有一天在武汉某公交车站,上下客完毕,汽车刚刚关闭车门准备发车的时候,一个男子在马路对面奔向公共汽车,但是司机还是把车开走了。谁知这个男子气得不得了,他居然乘坐出租汽车追了这辆公共汽车三站路。在司机要求停车的时候,突然一辆银色的面包车停在了他的车前,一名三十多岁、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子从面包车上“唰”地走了下来,手持一块红色瓦片,将公共交通汽车侧面的一块玻璃砸得粉碎。司机不知道什么情况,刚刚下来,该男子突然冲上车,手持一个类似杀虫剂的瓶子--银色的铁罐--砸向了司机。这个司机脸被打破出血,男子见状,转身坐了面包车扬长而去,而且一边走还一边冲着汽车司机骂:“我叫你停车你不停,我在后面拼命地喊你都不停,我在后面追你,你没有看见吗?今天给你一点颜色看看!”

人在世界上为名为利,名为虚妄。所以我们所有的名都是空的,所有的利也是空的,随着时代而消亡,我们经常讲“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”。说到财富,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所喜欢的更多,但是财富对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一件最好的东西。在佛经里面有一段记载是这么说的,有一天法院法官升堂的时候,有一条狗来向法官告状。法官觉得很奇怪,“咦,狗怎么也会来告状呢?”这条狗说:“法官大人,我因为在外面走了很久,肚子饿了。我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,我想要向那家人要点东西来吃。我也是一条遵守法律的狗,遵守狗的礼节,向那人要饭吃,那个人非但不给我,还要打我。”法官一听,咦,这狗要吃,难道还有规矩,就问:“狗,你说有什么规矩啊?”这条狗说:“我们狗向人家要饭,有规矩的,我们前面的两条腿可以趴进人家的屋门内,但是后面两条腿不能在里面,和尾巴必须在门口,不可以进到别人的房子里。我是以这样的狗的规矩来要饭的。法官,为什么他们要打我?”法官听了之后就说:“嗯,把那个人给我找来。我要询问这个事情。”打狗的人经法官一问,坦白地承认,罪名也就成立了。法官问狗:“你希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惩罚这个人呢?”狗回答说:“请法官大人罚他做个大富翁。”法官听了哈哈大笑:“你叫我处罚他做个大富翁,不是给他讨便宜了吗?”狗说:“报告法官大人,我这条狗过去生中就是一个大富翁,因为我为富不仁、愚痴、贪婪、凶恶,不肯喜舍,所以死了之后我堕落了畜生道,受到了种种的人间苦难,吃人家的剩菜剩饭,替别人守门,给人棍打脚踢,非常的痛苦。所以我要求法官判罚他将来也做个大富翁。”佛经上有很多这种故事,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舍,舍就是得,所以有舍才能有得,这就叫舍得。

现代人贪心不足,善良心不够,有恨心的人就是慈悲心不足。今天坐在下面这么多学佛的佛友们,如果你还恨别人,说明你心中慈悲不够。有名誉、财富,不懂得惜福,不懂得学佛,等福报用尽才知人生无常。学佛之人心中富有,学佛的人吃苦那是暂时的,因为学佛之后,我们会拥有更高的境界。但是很多人不学佛,他们吃苦那是永远的,因为他们在忏悔、在修行当中不知道改变自己,所以在人间失望、烦恼很多。

用佛的智慧做人就是做菩萨,懂得在人间有一些失望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。做人不成功,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;如果做人成功,做事不成功也是暂时的。心中不慈悲、不善良,有了福分也会失去,珍惜就叫拥有。人生中有的事情没有结果,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啊。(掌声)

我们在得意的时候,朋友认识了你;你在落难的时候,你重新认识了你的朋友。学佛后,在得意的时候,我们要常常忏悔自己;在自己落难的时候,我们求菩萨保佑;开心的时候,要常感恩;烦恼的时候,要用般若来改变自己的灵魂。我们追求幸福也罢,难题在于往往我们追求的所谓的幸福,是要比别人更加幸福。所以人不能追求比别人幸福,要学会自己能够幸福,那就叫知足。只有知足的人,那才会快乐,这就叫知足常乐。台长告诉你们,知足常乐并不是人间的,而是佛法中讲的。佛法的智慧是无穷的。

学佛之人犹如在大海的恒河沙数当中找到了一艘船。我们今天在人间的苦难当中听闻佛法,能够许愿、念经、放生,我们就会拥有佛的智慧。珍惜人生吧,珍惜今天吧,你们今天还能坐在这里,要想一想有多少人活不过明天。拥有今天的当下,你就会活出一个人间的菩萨来。

清朝末年,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王氏家族和一个胡氏家族,两家世代为敌,两户人家只要一碰面,不是骂就是打。有一天晚上,王家的王虎和胡家的胡一从集市走出来,倒没有开打,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,但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,相互不理睬。天色渐渐暗了,走着走着,突然王虎就听见前面姓胡的“哎哟”一声,掉到了黑暗的沟里。王虎看见之后赶忙上前,把他拉上来,心想“无论如何这也是条人命,我们不能见死不救”。王虎隐隐约约看见胡一在溪沟里挣扎,急中生智,连忙摘下一棵树枝,把他从水里拉了出来。胡一被救上岸之后,感激地说了一声“谢谢”。然而,胡一突然从黑暗当中看见救他的人是仇家王虎,胡一怀疑地质问他说:“你为什么要救我?”王虎说:“我为了报恩。”胡一更加疑惑地说:“报恩?恩从何来啊?”王虎笑着说:“因为今天晚上在这条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,一前一后。刚才你遇险的时候,要不是你‘哎哟’一声,第二个掉入沟里的一定是我。我哪有知恩不报的道理?所以要感谢你。”这时候他们的双手握在了一起。

俗话说“冤家宜解不宜结”,一个人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,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,光靠朋友的力量也是不行的。有些人过去是你的竞争对手,只要你可以包容他,你再大的仇恨也能消融,再多的朋友都可以结交。所以,佛法讲包容心、忍辱心,才能换回人间的真心啊!(鼓掌)

佛教不是悲观而是中观,和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孟之道讲的都是殊途同归。孔老夫子讲中庸之道。所谓佛法的中观,那就是如实地观照世间的实相。我们真诚地去面对现实,不自欺、不逃避。佛教不谈“放弃”,而说的是“放下”。所谓“放下”,是指的放下内心的执著,并不排斥现实中正当的努力。

有人问台长:“台长,你告诉我,什么叫人生的境界。”台长今天再告诉你们一次,“境界”简单地分成高境界、中境界,低境界。我们境界最低就是“求”,求什么事情,那是最低的境界。世界上的人,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,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,没有了物质,我们就没有了能力。一辈子被物质的假象所迷惑,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,就能得到人生全部美好的幸福。不少人用尽一生的努力,去追求各种的富贵和欲望。到临死的那一刻,他也没有明白,他为谁而到这个世界上,为谁而要离开这个世界,这种人,就等于白来了这个世界。世间大部分的人,都活在这种境界当中。中等的境界是讲缘分。有一些人在物质非常丰富的时候,他发现物质只能带给人们一时的快乐,有一点点的享受很快就没了。犹如我们小时候,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个玩具,一个星期之后就没有了。物质并不能带给我们人生全部美好的幸福,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之中,人们的内心常常充满着多愁善感、苦闷迷茫,却不知道如何来消解排忧。一些人开始在内心的精神当中考虑了:为什么有了物质,我还是这么的痛苦呢?就像很多人有钱,为什么还会面临癌症的折磨和家庭的四分五裂?所以,他们逐步脱离了部分物质对他们的控制,有意识地想去选择一些不被物质所控制的法喜,开始回到自己身体原来的、本质的那种层面。明白身体是最宝贵的,有了钱,没有身体,你也没有这个物质的基础。生命是人生的本钱啊。台长经常告诉别人,我们人再多的钱、名和利,那都是空的;我们今天唯一拥有的生命那才是真实的。所以佛法讲“借假修真”。台长要跟你们讲,我们要珍爱自己,更要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,要花些精力去恢复自己的本性、良心和你的身体。这些人他们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,进入生命的本源体。世间很少数的人已经活在这个中层的境界当中。

下面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高境界。高境界就是在人们内心的精神和修行当中,我们已经上升到灵性的世界,终于悟到:一切遇到的人,人间一切创造的事和我们经历的事情,都是为了帮我们来完成这一世修行圆满的增上缘。每个与自己有缘分的人,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。人活着一生就像一辆列车,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人会陪你走到底的。上上下下的缘分,我们要珍惜,要感恩每一个曾经陪我们走过这人生一段路的人,学会感恩。人间不管是好和坏、对和错,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,来用头脑判断、分析,我们就不会被烦恼所困扰。没有了执著,就会没有痛苦。境界,要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啊!

意识与身体完全地合一,这样你会体会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在;心灵开始慢慢地成长、成熟;知道慈悲、奉献比索取拥有更大的幸福和快乐;明白感恩、回报是人生最美好的幸运与幸福;明白慈悲奉献。台长告诉你们,人活在世界上,记别人仇的人,这个人就是低境界;能够想通、想明白的人,这个人就是高境界。

我曾经讲过一个笑话,一对夫妻吵架,谁都不肯先跟谁讲话,太太就是不理他,结果这个男的学佛之后想了一个办法。有一天他自己在太太的橱柜里边翻东西,他的太太非常愤怒地说:“你翻什么东西啊?找什么东西!”他说:“我在找你的声音,我现在终于找到你的声音了。”(掌声)

慈悲奉献,普度众生,为众生而活的人,那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之道,为了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心灵开悟,解脱痛苦,你才会得到人间的正等正觉,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。

古时候,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,他到处流浪,辛苦地寻找着变为富翁的方法。几年过去了,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,反而成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。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,就跟他说:“要成为富翁很简单,你从此以后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,每一个人,并且为你遇见的人去着想,布施给他,这样我想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。”青年听后高兴得不得了,就手舞足蹈地走出了庙门。一不小心在石头上绊了一跤,当他爬起来的时候,手上正好捏着一根稻草,他小心翼翼地--听菩萨的话--要珍惜一草一木,拿着稻草就往前走。突然,他听见一个小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,他就走上去拿着自己手上的稻草逗孩子,孩子非常好奇就停止了哭声。青年人把这根稻草送给了小孩子,孩子笑了起来。这个母亲非常感激,就送给了这个青年人三个橘子。他拿着橘子继续上路,看见了一个布商蹲在地上在喘气,他走上前去问道:“先生,你为什么要蹲在这里啊?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?”这个布商说:“哎,我口渴得连一步都走不动了。”年轻人马上把三个橘子全部送给了布商。这个商人吃完了橘子精神振奋,为了答谢他,送给了他一匹上好的绸缎。青年人拿着绸缎继续往前走,他看到一匹马病倒在地上,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一筹莫展,他就跟主人说:“如果你同意,我愿意用这匹布来换你这匹马。”主人一看马已经不能动了,非常高兴就答应了。他跑到小河边去提了一桶水给马喝,没想到才喝了一会儿马就好起来,马是因为口渴才倒下的。青年人骑着马继续地前进,经过了一家大宅院的前面,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家挡住了他,向他请求:“先生,你能不能把你这匹马借给我?”他从马上跳下来说:“好,我马上借给你!”老人说:“先生,我是这个大屋子的主人,现在我有紧急的事要出远门,等我回来还马的时候,我再重重地谢你;如果我没有回来,这个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。你暂时先住在这里,等我回来吧。”说完就匆匆地骑马走了。青年人在那座大宅院里住了下来,等老人回来。没想到老人一去不复返,他就成了庄园的主人,过着富裕的生活。这时候他领悟到:我找了多少年成富翁的方法,原来就是这么简单--要布施、要慈悲啊。

学佛人懂得,别人给你的要学会珍惜,给你任何一样东西,你都是一种善意的接受。施舍别人,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。求取财富的路不是靠自己去无尽地诉求,而是要懂得慢慢地珍惜。很多人有别人给他布施,他一味地诉求,最后靠着无尽地诉求断了自己的财富。学佛人不贪就是最好的智慧。聚积财富和做人一样,我们在聚积人格的过程当中,那就是一个聚积智慧的过程。(掌声)

学佛人度有缘众生,就是要认识有缘,必须学会识人头。孔子教导我们识人头有九个方法。识人之难,孔子说“凡人心险于山川,难于知天”啊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的心险恶犹如山川,我们要了解一个人,有时候就像难于知道天上的事情一样。如果你们想听这九个方法,怎么样来识别这是个好人坏人,我就讲给你们听。我们古代的圣人非常有智慧,现在很多人不会知道好人坏人。告诉你们九个方法,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品质的人。先说文言文,然后再跟你们解释。

第一,“远使之而观其忠”,什么意思呢?就是交朋友有时候要故意地疏远他一段时间,考验这个人对你忠诚不忠诚。你看我们中华传统的老人多有智慧。第二,“近使之而观其敬”,就是有意地和这个人多亲近,考察这个人对你恭敬不恭敬。第三,“烦使之而观其能”,就是说复杂的事情经常发生,有意地去考察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去做。第四,“卒然问焉而观其知”,就是说交朋友当中你有些问题不能明白,你突然在他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去问他,考察这个人当场回答问题的智慧。第五,“急与之期而观其知”,就是说碰到很多紧急的事情你去跟他讲,考察这个人有没有信用。第六,“委之以财而观其仁”,委之以财实际上就是有意地给你一点钱,让你接触一些财务,考察你这个人见钱之后的仁义道德。第七,“告知以危而观其节”,就是危险困难的时候,你才能考察出这个朋友有没有道德的水准,叫操行。第八,“醉之以酒而观其侧”,就是人在喝醉的时候,你可以通过他的仪态,知道他的仪表仪态,做出来的动作--嘴巴是不是乱骂人了,是不是做了下流的动作,你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仪态。第九,“杂之以处而观其色”,什么意思?就是有意地男女在交往当中,或者你看见他(她)和异性交往当中,看看这个人能不能撑得住,有没有像绅士,有没有像这种非常高贵的女人。这样你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本色。看看孔子在这么多年前就会教人学会看人的本领。阿弥陀佛。

台长告诉你们,现在要看这个人贪不贪,你把他带到自助餐。一般的人去了自助餐,吃了一碗又一碗,停不下来的,这个人就很贪。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,把人带到自助餐,看他吃了一盆又一盆,最后吃到这里了,还要来一点甜点、蛋糕、水果,最后跑到门口“哇”--全出来了。(众笑)

做人就是学佛。台长说个笑话,我们人有时候经常地事与愿违。有一个病人他牙痛去拔牙,医生怕他痛,就跟他说:“哎,这位病人,你不要怕啊。我给你拔牙之前,给你喝一杯酒,镇静镇静。”等这个病人把酒喝下去之后,过了一会儿,医生问他:“你现在感觉如何啊?”没有想到,这个病人红着眼睛,面露凶光地对医生说:“看谁还敢拔我的牙?!”

所以我们认为的一个因,往往会产生与我们初衷相反的一个果,事与愿违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从一开始可以预料得到的。只有随缘,心态平衡,认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、空、无常。用佛法的真谛,你才能去战胜它,你才能在人间成为人间的菩萨。

谢谢大家!




观世音菩萨开示:

......師 父的法會是心血之作,里面灌输了无限的能量和加持力,你们一定要多听几遍,反复听,其妙处不可说尔,其能量之大,可以让你心包虚空,可以让你当即放下烦恼。希望大家能多多做法會的录音法布施,这个真的很厉害,会让许多人瞬时间开悟,帮人解决不少的人间烦恼。

----Wenda20170106   01:00 




上一篇:2016年07月02日.中国 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
下一篇:2016年7月1日 中国·香港法会 香港法会开示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首页|手机版|≡六度般若≡

GMT+8, 2025-7-24 07:20 , Processed in 0.106628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