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7日日本·东京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
弘法天涯走四方,迪斯尼中佛友藏;天涯海角任我行,只有佛法传真音。
感恩大悲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!感恩龙天护法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!尊敬的各位法师、各位嘉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好!
我们生在人间,有时候在人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,有烦恼就会慢慢解脱很多的痛苦,有烦恼才会有智慧产生,解决问题。很多人的家庭问题解决不了,很多人的生活问题、身体问题解决不了,因为他们不知道究竟的原因。所以学佛人要懂得究竟,究竟就是找到它的根源,所以叫“究竟圆满”。当一个人能够找到任何事物的究竟的时候,他就慢慢变得圆满。比方说夫妻吵架,你知道你太太究竟需要什么,为什么她会跟你吵架,你懂得了太太喜欢鼓励她,虽然她在家里很辛苦,但是你每天究竟--懂得要鼓励她说:“太太,你很辛苦!你为这个家很操劳了。”这个究竟找到了,你家里就永远不会吵架了。懂得究竟的人,就是懂得人间法,这个佛法就是解决人间问题的。希望大家学佛一定要学究竟,做人要懂得究竟。
人跟人都是缘分,因为无缘不来,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说“我缘分不够”?为什么你跟他这么合不来?气场不够就是缘分。有时候跟别人讲话,讲几句就会觉得很烦恼、很讨厌,实际上就是没有好的缘分。因为缘分分善缘和恶缘,当你拥有善缘的时候,你可能会做得非常如理如法;但是一旦你碰到恶缘,你会觉得“为什么我有这个恶缘在?”实际上这个人间没有什么道理,人间就是缘分。
希望日本佛友以后能够在弘法的路上更加坚强、更加团结,最重要的是更有智慧。我们学佛人就是要团结所有学佛人的力量,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增长智慧,因为在这个世界当中,只有智慧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。实际上,善用佛法才会得到正确的知见,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时候,这个人就是心如镜、明如水,也就是说,他非常懂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怎么样善待众生和善待自己。现在有很多人只知道善待自己,不知道善待别人,实际上这种人就是缺少缘分。台长经常跟大家讲,人为什么有贵人?我们不善待别人,我们失去了贵人,因为当你不对别人好的时候,别人永远不会对你好。所以,贵人就是在你帮助了别人之后,再得到别人反馈,帮助你,你才拥有了这个贵人。
人间一切都是无常的,想一想我们年轻时候失去的,孩提时代,我们失去了快乐;我们拥有的身体健康,慢慢都会失去。所以我们了解到,一定要把烦恼断掉。如果一个人能够断尽烦恼,就不吃人间的苦。你们想一想,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逼着你拥有烦恼的,如果你自己控制,“我不让自己拥有烦恼”,这个世界永远没有人会逼着你烦恼。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,让自己拥有智慧,远离烦恼。让我们懂得今生今世一定要脱离烦恼,要一世修成,了脱生死。(掌声)
佛法界有句话“无为而为,广度众生”。做了善事就像没有做一样,帮助别人就像没有帮助过一样,等到别人再来帮助你的时候,你会产生感恩心。很多人帮助别人的时候就等着别人来回报,哪怕你帮助了十个人,有九个人回报你,你最后还是非常不高兴地拥有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。明心见性,就是要懂得施,不是要得。我们做人广度众生,就是要无为而为,就是我们做善事了,不要去记在心中,要把它忘记。
实际上善是常驻在心中的。所以将佛性永恒常驻,那是最重要的。佛性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良心,一个人要讲良心,要对得起别人,要对得起自己,要对得起所有的人,这就是良心。学佛人必须要有佛性,佛性是什么?感恩啊!想一想,坐在下面所有的人,你们几个人有感恩心的?你们现在还想得起小学老师、中学老师、爷爷奶奶?有的想得起父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。有的人小时候得到了很多同学的爱,而这些爱失去了,你们失去了很多的爱,你们心中要记得别人,要感恩啊。记住,佛法界讲“感恩就是慈悲的基础”,一个人的成长不是靠着自我的完善而能成长的,是靠着众生的加持,是靠着众生的帮助,而能够亭亭玉立,成为一个伟岸的男子。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感恩,感恩这个社会,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,这样你才会拥有慈悲心。(掌声)
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对外面的欲望贪得少,对人生一些过分的追求要看得穿、看破、看淡。我曾经讲过,澳大利亚有一个商人在经过25年的生意之后,终于成为了亿万富翁,他有豪宅,住在海边,在他的房子里边走一走至少要二十分钟,有这么大的花园和房子。当他什么都有的时候,他眼睛视网膜破裂、坏死,两个眼睛全瞎了。他看不见豪宅,看不见自己的亲人,也看不见自己的孩子。那个时候,他开始有忧郁症,慢慢地生意上管不过来就破产了,最后因忧郁症自杀。所以告诉大家,拥有的不一定会永远拥有,因为它会失去;失去的不一定永远失去,因为它还会再拥有。希望你们看破、看淡,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目标。就像很多人婚姻失败,当时痛哭流涕,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,认为自己最亲爱的人走掉了,当他第二次婚姻的时候,找到了比第一个更好的时候,他才感受到这个世界是缘分所为。希望大家看破,不要被自己的私心欲念所控制。人能够看破放下,那已经超脱了人的思维,他就是菩萨的思维了。(掌声)
单单2014年一年,在日本就有25000人患忧郁症自杀。在全世界,忧郁症一年有100万人自杀。人经常会想不通,有时候加班被老板、上司骂一骂,或者自己想不通,也会自杀。在日本有一个18岁因忧郁症自杀的人,他写的自杀独白,我们把它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:心灵最渴求的失去了,若无,则是解脱;若无,则是让人忘却痛苦的止痛药;若无(指的是如果生命没有),则是沉睡;若无,如果心灵的审判者(也就是说我的心灵,我今天命都没了,也没有了审判你自己心灵过去做的对和错,实际上就是一种逃避),今天决定如此,这是我死的权力。这就是一个自杀者最后的声音。想一想,现在的忧郁症已经造成了比正常身体损害更危险的境地,这种忧郁症是让别人感到无奈,让自己感到无助。
学佛人要懂得,我们不要回避现实,要坚强一点,站起来。人到人间,就是要与自己的磨难作斗争。一个人活在世界上,如果害怕困难,你将一事无成,你将跨不过眼前的惨状,跨越不过困难和烦恼。很多人离婚,就是因为实在不能跨越和忍受对方让你不能接受的那些理念和行为。台长告诉大家,人和人的相处,你是永远改变不了别人的,我们学佛人的理念是:你改变不了别人,你只有想办法改变自己。(掌声)
很多自杀的人就是想不通,就是没有学佛,就是没有智慧。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化中,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个未来,看不到一个将来,自杀就是一种逃避,是精神上缺少了很多的支撑点。所以一个人活着要有一个精神上的支撑点,我们学佛人的支撑点就是,我们相信只要对别人好,别人一定会对我们好;我们相信一个人只要有良心,只要有善良和慈悲,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。学佛人要把烦恼漏尽,去除掉,才能看到心中的佛性。一个拥有烦恼的人,他不能够超脱自己的烦恼。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每一分钟,控制好自己每一个小时的喜悦和开悟,你就远离了一个小时的烦恼。我们要常见佛性,经常看见自己:“我是一个很善良的人,我是一个很有慈悲心的人。”经常这么想,你会把一切逆境看成是一种过渡。想一想,我们小时候有很多事情过不来,是不是现在都过来了?想一想,我们小时候有多少事情把自己折腾得非常憔悴、非常难受,现在已经是过眼云烟了。台长经常说,人生像开车一样,有时候路好,有时候路不好,但是你只要往前开,你就能到达目的地。《西游记》主题歌就唱“路在脚下”,好好地去走吧,你一定会走出泥泞之道,你一定会走出心中的烦恼,一定会走向你明确的目标。(掌声)
实际上,一个人拥有感恩心,他就拥有对别人宽厚的心。我们人生要多多地感恩,不要去抱怨,实际上恩和怨那是一对双胞胎。夫妻之间也是这样,开始是有恩,双方沟通,慢慢时间长了就会怨,怨气冲天之后慢慢就会分离。所以一个人要时刻感恩别人,要把怨气去除。一个人要懂得,人的怨气时间长了,会在心中生根发芽,所以不要去和别人结怨,因为恩怨就是由恩产生怨,又由怨慢慢地产生感恩。恩怨是一种缘分,懂得放下恩怨的人,就会远离怨恨,取得恩爱。珍视今天,我们才会不必恐慌昨天。“今天我还活着”,就说明你是成功的人。
有一个弟子问:“佛死了之后到什么地方去?”佛陀说:“来,你去拿一支蜡烛过来,我会让你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。”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让佛陀看,佛陀说:“你把蜡烛点亮,然后拿过来靠近我,让我看看蜡烛的光。”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,用手遮住,怕风把蜡烛吹灭了。这时候,佛陀训斥弟子说:“你为什么要遮遮掩掩?该灭的自然会灭,该掩的,你用手掩住也是没有用的,就像人的死亡一样,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。”于是,吹灭了蜡烛,并说:“你们这些弟子,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?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?”弟子你看我,我看你,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。佛陀接着说:“佛死,就如蜡烛熄灭。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,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,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。佛陀死了,他就消灭了,他只是整体的一部分,是我们人的灵魂和身体的一部分,因为我们整体并没有消亡。火焰是个性,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,火焰熄灭了,个性就消灭了,但是整体依然存在。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,他去了哪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成佛。等到你们顿悟时,你们就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了。”
我们说到生死,在一般人看来,生之可喜,死之可悲。想一想,一声啼哭来到人间,生不带来任何的财产、物业,走的时候没有人陪你一起走,孤零零地来到人间,孤零零地离开人间。人间的一切,包括你的父母亲都是借来的,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借来的,走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带走。所以,在悟道人的眼中,生并非可喜,死并非可悲,因为生和死就是一体两面。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坐在汽车里开车,这个车就是他的外壳,就是他的身体,汽车开坏了,但是人还是他原来的原灵。人可以转世,但是魂还是他本人,生死循环这是自然的道理。不少学禅的人说,生和死与我们不相干,“生者寄也,死者归也”,就像我们每天出门和回家一样。所以我们的境界必须提高,学佛的人不怕生、不怕死,就怕造因结果。不造恶因、不去做坏事的人,永远是一个平安心静的人;天天做善事的人,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。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通过学佛能够让自己完美,让自己真正超脱人间的烦恼道,到菩萨的四圣道。
既然生命这么短暂--几十年,也就是三万天左右,过好每一天,不要再伤害自己。我们人的愚蠢就是别人骂我们一句,别人伤害我们一次,我们回到家里想不通、难过,可能会伤害自己一百次,用别人的错不停地在惩罚自己。所以很多人活着,就犹如活在地狱当中。过好每一天,努力地活着,你就有享受幸福的机会,拥有幸福的生命,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希望。活着的人就是成功的人,不一定你的事业成功才算成功,因为有的人很有钱,但他很早就离开了人间。我们虽然不是很有钱,不是很富有,我们没有很多的名和利,但是我们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,我们还活着,就是你的成功。(掌声)
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,活在当下,我们的人生才会饱满和圆润。中国传统佛教界讲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”就是告诉我们,别人一次能做到的事情,我们要花一百次的努力去做;别人十次能够做到的事情,我们花上一千次去做。如果你真的是这样做事情,就算你很愚痴、很笨,你也会变得聪明和有智慧;就算你很柔弱,没有力量去征服很多事情,你也会变得很刚强。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。
台长跟大家讲,“易涨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复小人心”。我们在人间要懂得,山溪里的水,一会儿随着季节涨潮,一会儿随着季节退潮,不像大海。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做人,不明事理的小人,反复无常,变化不定,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,心胸开阔。在人间,对待那些伪君子,我们还能应付,因为他们是在学君子的样子;对待那些真正的小人,因为他没有自己顾忌的底线,你可能就会被他伤害,而且毫无退路可言。
当年,郭子仪是一个宰相,在接待所有比他小的官的时候,他穿得整整齐齐,非常尊敬他们,跟他们讲话;看到比他高的官,他永远是很随便地讲话。边上的侍从就说:“丞相,为什么你对那些官比你小的人这么客气、这么尊敬?为什么对比你高的官,你倒反而很随便?”郭丞相说了一句话:“因为小人容易记别人的仇,所以当你不尊敬他,一旦他们得势,你可能就会给自己埋下伏笔。”果然,郭子仪退了之后,他很尊重的那些人,很多都成为高官,对他很好,而曾经伤害过那些人的人,受到了惩罚。这就是我们学佛人应该懂的,要尊敬所有的人,要用平衡心、平等心去帮助别人,要尊重别人,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。今天,你都不懂得尊敬别人,谁还会尊敬你?(掌声)
有一名很恶的农妇死了,她生前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好事情,鬼把她抓去扔在地狱的火海里。因为她家里曾经拜过护法神,所以这个护法神看见她被吊在火海里,觉得她很可怜,希望能够帮她,想找到这个农妇曾经做过的一件善事,去向菩萨求请。这个护法神想啊想啊,终于想起来了,就对菩萨说:“菩萨,这位信女曾经在菜园里捡到过一根绳子,施舍给了一个女乞丐。”菩萨说:“好吧,那你就拿那根绳子到火海边去伸给她,让她抓住绳子,你可以把她拉上来。如果你能从火海当中把她拉上来,我就让她到天上去;如果绳子断了,那女人只好留在火海里,像现在一样。”护法神赶紧到农妇那里,把一根绳子伸给了她,对她说:“你抓住,等我拉你上来!”护法神开始小心地拉她,差一点就要拉上来的时候,火海里其他的罪人也想跟着她一起上来,女人又把她过去的劣根性暴露出来,用脚拼命地踢他们,说:“那是我的绳子,不是你们的!”她刚说完这句话,绳子就断了,女人再度落进火海,护法神只好哭着走了。农妇后来才知道,这根绳子其实可以拉很多人上来,菩萨想借此再一次考验她是否有忏悔之意,但她还是那么自性凶残,她没有经得住考验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一个人活在世界上,不能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,关键时刻,考验一个人的时候,人性、本性就会显露出来。很多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时候,还愿意帮帮别人,一旦和自己连上关系,他就忘记了别人,只想到自己,这种人实际上叫心怀善念,但是经不起考验。心怀邪念,就是由这时候开始的,他们慢慢地只顾自己,不帮助别人,把自己送入了地狱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,做人只要能够去帮助别人,你终有一天会得到别人的帮助。这个恶妇因为最后的不忏悔、恶念,失去了上天的机会。我们在人间要拥有更多无私的爱,想一想,我们不管在哪里,只要对别人爱,对别人布施,对别人施舍,你是不是会更加温暖地活在别人心中?人要活得更加从容。善和恶就在一念之间,一念上天堂,一念下地狱,不要让自己堕落地狱中,就要常行善,少作恶。
有一个佛友曾经问我:“台长,在做生意当中,有时候我知道这个人很自私,但是我对他很好,没想到他最后一点不回报我,还要害我,还要把我的钱都吃掉。”这次我在台湾也是,碰到很多商人,有几个亿被人家吃掉不还,做生意中很多的。我讲一个寓言故事,让你们也知道,什么样的人可以交,什么样的人不能交。有一只狼不当心吞下了一块骨头,插在喉咙当中十分难受,到处去寻找医生。这时候狼遇见了鸳鸯,狼说:“我给你多少钱,你用嘴巴把我喉咙里的骨头取出来。”鸳鸯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,叼出了骨头,它跟狼说:“你不是答应给我酬金吗?现在可以给我了。”狼回答说:“喂,朋友,你能从我狼的嘴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你的头,难道还不满足?你还敢跟我讲报酬?”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们,对坏人行善的报酬,那就是认识他是个坏人和他不讲信用的本质。在这个社会当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,能够交到一个好朋友,可能你会一帆风顺;如果交到一个恶朋友,赶快走,不要再跟他纠缠,也不要想从他身上得到任何的回报。(掌声)
学佛实际上是学智慧,因为佛法就是智慧的象征。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佛法,觉得很深奥,好像是一种境界,“哎呀,我要到天上,我的未来,我怎么样……”实际上,佛法就是解决人间困难、烦恼的一个最好的良药。我们学菩萨要完全付出,对别人要真心诚意。“欲得见真道,行正即是道”,一个人要想真正学菩萨做好人,必须自己要正,不要做错事情。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”,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,你不要去说这个不好、那个不好。很多人一边学佛,一边天天说三道四,说这个人好,说那个人不好,这种人他不是学佛人。
我们不要被人间的是非好坏、别人的善和恶所困扰。如果你们心中经常想:“嗯,这个是的。你说的是的。”那么“非”就出来了。你的心中连对都没有,哪来的错呢?人很多的误解就是:“嗯,我先生这个是对的,那个是错的。”很多先生说:“我太太的这个方面是‘是’的。”那个方面“非”就出来了。如果你没有感觉太太有对和错,可能你永远不会觉得太太有什么问题。我们做人要有容人之量,一个人有容人之量,你才能吸收自己的资粮和功德。一个人忍耐是最要紧的,不能忍耐的人就会自杀,不能忍耐的人往往就会失败。所以我们要学佛,天天法喜,天天开心,修行的人,日日都是好时光,天天都是好日子。我们只要好好地走正道,就把自己的人和佛合成一个道,心能够和佛合一,你的人生就在变化,这就是在跳出轮回中。太虚大师说“人成即佛成”,任何一件事情,我们做人做得好,照样可以转变很多性质。
在美国有一个妇女很聪明,她开了一家中国餐馆,生意非常好。边上其他一些墨西哥快餐、印度餐馆都做不过她,他们很恨她、很不开心,又没有办法。过年的时候,他们看中国餐馆生意越来越好,每天晚上关店之后,他们把垃圾全部扫在中国餐厅的店门口。第二天早上,这个中国妇女店门一开,门口一堆垃圾,如果是一般人,马上就会写信、找人去骂;如果厉害一点的人,可能就是泼妇骂街了。但这个妇女是一个懂礼仪之人,她懂得因果,她知道“如果我跟他们对骂,接下来可能问题更大”,她知道用怎样的方法来对待别人的嫉妒心,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。她每天早上笑嘻嘻地把垃圾堆到边上一点,也不弄掉。一个星期过去了,她生意越来越好。边上饭店的老板娘就叫她的伙计假装去问:“哎,你们生意怎么还是这么好?人家堆在你们店门口的垃圾,你为什么不扫掉?”“你知道吗?我们中国传统讲,每年过年的时候,垃圾都应该往家里扫,这是财运啊。他们每天给我扫财,我要谢谢他们。你看,他们丢的垃圾越多,我生意越来越好。”第二天她门一开,门口的垃圾都没了。这叫智慧。(掌声)
修行人要想成功,要一面修行,一面想通,我们想不通就活在痛苦中,我们想得通就活在幸福中。今天,我们要用解脱的方法,就是改掉自己的习惯,让自己提高一个更高的境界。有时候我们活在世界上会很难过,走出屋外,看看天上的云,想想自己是何等的渺小,想想自己是何等的小气。现在的人,你要问他一些什么东西,他都小气地不愿意告诉你。很多家庭主妇菜烧得很好,人家问她怎么烧的,她会告诉别人说:“就放点盐、放点醋,就这么炒一下。”连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都不舍得教别人,想一想,我们人的心胸是多么渺小。当一个小气的人和另外一个小气的人一起结为连理,成为一个家庭的时候,想象一下,他们能不吵架吗?所以,学习大海,能够海纳百川,心胸是这么宽广,永远处在最低处,不管你往里面倒什么水,它照样把你融化成蓝色的海洋。这就是人的智慧。(掌声)
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要懂得积善德。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外面化缘,得到了一个芒果,远处一个婆罗门乞丐看到之后,跑过来向佛要这个芒果,佛想给他,但是佛没有立即给他,而是对他说:“如果你说‘我不要’,我就把这个芒果给你。”乞丐迫不及待地冲着佛说:“我不要,我不要。”(你们很多人可能想“你不是不要吗?那我不给你”--那是现代人)。佛陀就说:“好,我现在给你。”那个人得到芒果之后一边吃一边跑开了。佛陀有个弟子叫阿难,阿难非常有智慧,他问佛陀:“佛陀,你也不是不给他,但是你为什么要叫他说一遍‘我不要’,再给他呢?”佛说:“唉,这个人贪心太重啊!我看他多少世当中只说过‘要’,从来没有说过‘不要’,所以我今天让他说一遍‘我不要’,以种下善根,将来这个善果成熟,他就会得到善报啊!”(掌声)
我们在家里跟自己的太太吵架的时候,永远说这一句话:“我对的,你错的!”你这样就会永远争吵,不会对;你如果种下一个善因,说:“我错了。”过几天,太太也会说:“这个事情我也有错。”这叫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。一个人嘴巴不要硬,心软嘴才会软。用心的慈悲来转换自己的生活,这就是学佛,这才会立竿见影。人要好好地讲,为什么人有两个眼睛、两个耳朵,嘴巴就一个?这就是叫我们要多听、多看、少讲啊!讲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。有多少人因为讲话而后悔,因为自己说错话而难过。为什么法师的话很少?因为知道出口就是业,所以话少一点吧,一开口就是“阿弥陀佛”。(掌声)
希望大家要好好学佛,因为有些病是医院里治不好的--精神上的病,还有心理病也是治不好的。如果你今天很想不通,吵架了,很难过,你能去跟医生说“给我打一针,让我想得通”吗?没有这个办法,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想得通。
有一天,城郊的寺庙里来了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女,据她说,最近老是失眠,无论面对多么美味可口的菜,她都浑身无力,懒得动,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,很想了却尘缘,遁入佛门。方丈是个懂医术的人,他听这个妇女描述了这些情况之后,说:“不忙不忙,待老衲先给施主把脉如何?”夫人点了点头应允了。切完脉,看完舌苔,最后方丈微微一笑:“哦,体内有虚火,并无大碍。”方丈接着说,“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的烦恼而已。”中年妇女一想:“是啊,我没有什么病,就是烦得不得了。”心中暗叹方丈的神奇,便把心中所有的事情向方丈说了。方丈随意地跟她聊着:“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?”夫人脸上有了笑容,说:“我们感情很好,耳鬓厮磨,十几年没有红过脸。”方丈又问:“施主膝下有无子女?”夫人眼睛里闪出光彩说:“一个小女,很聪明,也很懂事情。”方丈又问:“家里的布匹生意不好?”夫人赶紧摇头说:“很好,家里的生意算得上是镇上的富贵人家。”方丈铺开纸墨,边写边问,左边写的都是她的烦恼,右边写着她快乐的事情,把写满字的这张纸放在夫人的面前一看,左边的烦恼非常多,右边快乐的事情很少。方丈说:“这张纸就是你的治病良方,因为你把苦恼的事情全部看得太重,全部记在了心中,而忽略了身边快乐的事情。”说着,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,他把胆汁丢入了水盆当中,绿色的胆汁在水中很快淡开,不见踪影。方丈说:“胆汁入水,味则变淡,人生何不如此?”意思就是告诉她,一个苦的东西,只要能够进入一个快乐的地方,味马上就变淡了,人生就是这样。方丈继续说:“施主,不是你承受了太多的痛苦,而是你不善用快乐之水冲淡你的痛苦啊!”
台长告诉大家,当我们有种种苦恼的时候,或者感到失落、落泪的时候,其实在痛苦的边上就会有快乐,它在朝我们笑着。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不难,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,台长教你们记住三条就可以了:第一,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;第二,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;第三,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你的人生就不会过得太累。(掌声)
有一个笑话,讲一个人如果想不通、一直争吵,就会有大麻烦。今天他和媳妇吵架,吵到激烈的时候,他就想:“一个大男人海纳百川,为什么和一个女人一般见识呢?何况还是自己的老婆呢。”他说:“当时我就跟媳妇道歉,媳妇挺高兴的,把手中的菜刀放下了;小舅子听了很高兴,把铁锹也放下了;小姨子拽着我头发的手也伸开了;二舅手里的钢管也扔了;老丈人把砖头也扔掉了。”看看,夫妻之间,只要有一个肯低头,生活还是很幸福的。
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,有时候人嘴巴软一软,一切化为无。人总认为自己有道理,男人以为男人有道理,女人以为女人有道理,才会争执。现在的离婚率这么高,就是因为大家都有“道理”。想一想,两个都有道理的人在一起,肯定就变成没道理了,所以大家让一让,才能“退一步,海阔天空”啊!(掌声)
很多人活得很幸福,因为我们贪、不满足,所以还会要得更多。很多人刚刚去澳洲的时候,觉得:“我有一个Unit(公寓房)就可以了,两房一厅、三房一厅都很好。”到了那里一看,“哇,这么大的房子啊!哎哟,我要买豪宅!”拼命地打工挣钱,苦啊,然后一直在还贷款,一辈子还还不完,叫“房奴”,因为利息都被银行拿去了;到后来又要海边的房子,要大。我告诉你们一个布里斯本的真实故事,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海边买了一个很旧的木板房,他是一个经理,并不是老板。他很开心,因为这个小木房经常可以让他带一些朋友来聚会。那一天他把小木房的门锁好,坐着飞机到菲律宾去开会,因为布里斯本发大水,结果他回来门找不到,连房子都找不到了,因为整个木屋漂走了。所以他就拿了钥匙,拍了张照片登在报纸上,题目就是“Question(问题):我的房子到哪去了?”
终有一天,我们也会说:我们人到哪去了?因为我们人到这个世界来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,我们是谁啊?我们走的时候也不知道到哪去。我们为什么这么骄傲?为什么这么恨?为什么一句话都要记半天、难过半天?我们为什么不能多说几句“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”(日语:谢谢)?
有一个面包车里塞了14个人,大家知道面包车里面最多能坐七八个人。后面的一个乘客说:“司机,你这是超载啊,被警察抓到了要扣很多分的。”这个司机回头一笑,说:“扣分?呵呵,那得有执照啊!”顿时,14个人吓得……整个车里没有声音。又有一个乘客大胆地问他:“没有驾驶执照,你也敢开车啊?”这个司机说:“没事!酒壮人胆,中午我刚刚喝了一斤二两的二锅头,我什么都不怕!”顿时,就听见车厢里14个人的呼吸声了。又有一个乘客大着胆子问司机:“你为什么不考驾驶执照呢?”司机说:“唉,我2000度的近视,左腿还是个假肢,我怎么考啊?”车厢里鸦雀无声了。这时候,有一个乘客实在担忧自己的生命,憋住气,喊道:“停车!我要下去!”这个司机说:“停你个魂啊,刹车早就坏了,赶紧抓好扶手,我们要下坡啰。”(众笑)
这个笑话就是告诉我们,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规规矩矩。想一想,我们学佛的人是不是规规矩矩?孔老夫子教导我们,眼睛要看能够看的东西;耳朵要听别人说好话,不要去听说别人的坏话;脑子要想好的事情;嘴巴里吐出来的就要是莲花,所以要口吐莲花啊。
你说别人一句好,别人可以开心半天;你说别人一句不好,别人难过半天。想一想,为什么过年的时候总要说“恭喜发财”?实际上有几个人真正发财呢?就是听了开心,因为有个感觉“我可能会发财”。所以,当你们在下面这么多人坐着的时候,台长经常说“你们像菩萨,你们像佛”,但是真正能成佛、能成菩萨的有几个啊!
记住了,我们一定要广结善缘,让我们的心天天活在天上,开心就在天上。几十年这么痛苦,为什么不能让同样的几十年这么法喜充满呢?同样苦几十年,想不通、难过,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想通、变得更加快乐呢?这就是心理平衡的问题。学佛人就能平衡自己的心灵,想通、想明白的人就是拥有智慧之人。谢谢大家!